旦上茶馬古道(來源:三明日報)
枯木落葉下一條石砌古道,在油茶林、毛竹林、檵木林間穿行,隘口墻基殘損,摩崖石刻字跡模糊,界碑沁透苔痕,向導黃圣余說:“這就是我們旦上的茶馬古道。”
旦上村位于明溪縣夏陽鄉與將樂縣白蓮鎮交界的鐵嶺山頂上,村下一條明清古道長10公里,蜿蜒在山腰,數百年來古道留下過多少馬幫、行旅、文人的足跡,86年前紅軍從這里轉戰閩西北。如今,作為中央紅軍村、省級生態村、中國傳統村落,旦上村以紅色文化為中心,結合當地“茶產業+觀鳥產業”,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,引導村民走上致富新路,荒廢多年的古道迎來新的生機……
茶馬古道驛路古村
從古道向上走三四百米,就到了旦上村,這是山間小盆地,洋面相當平坦,“山勢呈一字形,日出時似一旦,故名旦上。”
站在村口,青山環繞,綠水潺潺,廊橋相連,屋舍儼然。旦上村海拔830多米,是明溪縣海拔最高的建制村,森林覆蓋率高達92.5%,是難得的高山天然氧吧,周邊的大無山(1091米)、九天山(1192.4米)、蓮花山(1125米)、天上崗(1011米)均是千米高山,明溪縣24座千米高山,旦上就占4座。群山之間,古驛道穿村而過,東連御簾、夏陽、地美,北接白蓮到將樂,南過天上崗經龍湖到達明溪城。
旦上村老組長黃圣余說,古道向東到達延平府通向福州,向西到汀洲府直達江西瑞金。而據《三明市交通志》,這是清代驛道,經長汀,(向南)最終到達廣州。
古道1.5米寬,靠山的一面鋪著石頭,有1米寬,旁邊是土路,0.5米寬。“里面是官道,過去達官貴人坐轎子走這條道。外面是馬道,馬幫走的,趕著騾馬運茶葉、紙張等山貨出山,運鹽、米等進山。”黃圣余說。
古代文人外出游學趕考赴職行走過這條古道。明末泉州府教授陳喆留詩《經天上崗》:“躍馬東來鳥亂蹄,曉云回首縣城西。山回忽見蓮峰小,路轉遙看鐵嶺低。萬壑風里長似怒,千林霧擁亦如迷。誰人劍閣能銘勒,今日崔巍待品題。” 清初廩生張政在《天上崗道中》一詩中寫道:“回首城西日欲平,云連鳥道暗愁生。踏過半嶼殘雪影,一峰層照一峰明。”山重路迢,馬鈴聲脆,鳥道連云,迷霧殘雪,壯行愁思,多少嘆息灑在這深山古道上……
古道前不著村,后不著店,數十里只有這個村莊可住店。據說,此村舊名“店上”,后來才改為“旦上”。